当越来越多普通人站在全运赛场上

  • 内容
  • 评论
  • 相关

  随着十五运会的越多脚步日益临近,全民运动的普通DNA也进一步被唤醒了。赛场上,人站五人制足球比赛、全运龙舟、赛场上篮球、越多乒乓球、普通中国式摔跤比赛等轮番上演,人站各路健儿同场竞技、全运角逐荣誉;赛场外,赛场上群众热情高涨,越多运动融入许多人的普通日常……一幕幕火热场景,奔涌着全民运动的人站非凡活力。

  全运会,全运不仅仅是赛场上专业运动员的舞台,更是全民共享的“体育嘉年华”。从首届全运会提出“发展体育运动,增强人民体质”,到第十三届全运会首次设立群众赛事活动,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走入老百姓当中,群众的参与度也越来越广泛。十五运会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、不同职业人群的运动需求,共设有群众赛事活动23个大项166个小项,既包括羽毛球、足球、篮球等传统体育项目,也有龙舟、舞龙舞狮、健身气功等承载传统文化的项目,还有定向运动、霹雳舞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新兴运动,真正将“全民全运、全运惠民”的口号落到了实处。

当越来越多普通人站在全运赛场上

  办好群众赛事,关键是让群众“当主角”“唱大戏”。从今年2月开始,各项群众赛事接连举办。首个定向项目决赛把赛场搬到了茂名,选手们在荔枝林海中穿梭;阳江海陵岛螺洲海滨公园,来自全国的22支队伍围绕沙滩足球项目决赛展开了激战;功夫之城佛山承办太极拳、舞龙舞狮和龙舟项目;足球之乡梅州承办五人制足球赛……据统计,上百万人参加了预赛和“我要上全运”赛事活动,预计有1.1万人参加决赛,几乎“周周有比赛”,带动了更多人走出家门、走进运动场,掀起了参与体育、喜迎全运的浓厚氛围。

当越来越多普通人站在全运赛场上

  也正是通过十五运会的平台,来自不同地域、不同行业的人们走到了一起。广东中山25岁的快递员李浩然、18岁的工厂学徒陈嘉豪加入舞狮队,圆了小时候的梦想;许多志在千里的老将,在“老将新秀同登场”的赛场上,找到了重返青春的感觉;志趣相投的人们挥洒汗水,在相互协作中建立友谊,在共同进步中感受体育精神;汗水和坚持,也撬动了健康生活方式,让身体“良性循环”……当越来越多普通人在运动中找到了快乐,运动也就阐释了自己的价值。人民的健康、人民的体质、人民的幸福,在一脉相承中托举起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当越来越多普通人站在全运赛场上

  更动人的是,赛场上的每一次超越和奋起。日前举行的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决赛上,来自香港队的张耀钊人气爆棚,他在场上左右开弓、步伐明快,令人难以相信已经81岁。有一群平均年龄45岁的“足球老将”,她们曾是专业女足运动员,退役后回归平凡生活,此番又得以聚在一起,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“妈妈足球队”。在清远举行的中国式摔跤项目决赛现场,代表河北队出战的牧民布仁吉日嘎拉勇夺男子65公斤级冠军……生命不息,热爱不止。在这里,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传奇,每一个奋勇争先的身影都令人感动,每一个永不放弃的人都值得尊重。

  他们的努力和奋斗,是对梦想的最好注解,是坚韧不拔的最好体现。从这些普通人身上体现的拼搏奋斗精神,正是激励中华儿女闯关越险的强大动力,是凝聚中华民族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。十五运会是“十四五”期间重大体育赛事的收官之作,也是满怀信心开启“十五五”新航程的应时之作。新的征程上,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,激发“人生能有几回搏”精神,顽强拼搏、奋发进取,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步伐,就一定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、书写更大荣光。

  距离十五运会开幕还有80多天,各项群众赛事也密集进入高潮。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涉及面广、参与人群结构复杂,各地各部门要确保各项赛事活动平稳、安全、有序开展,创新群众比赛的形式和场景,让更多人能够在全运舞台上尽情施展体育才华,讲述属于自己的精彩全运故事。

  南方日报评论员

版权声明:如非注明,此文章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: 转载自只言片语网

本文链接地址: http://fx.xmkoe.com/news/07b9399899.html